滨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坐落在兵圣孙子故里、渤海革命老区、美丽富饶的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滨州市。学院成立于2012年,现设有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两个本科专业,其中,学前教育专业是山东省省级特色专业,目前在校生1121人。
学院有教职工5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3人、博士14人(含在读)。设有6个教研室(教育学、心理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和艺术教育),拥有一支教学水平高、研究能力强、富有奉献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专业团队。1名教师在曾宪梓教育基金会获奖,1名教师获山东省优秀教师,2名教师获山东省优秀教育工作者。获批国家一流课程1门,省一流课程3门。1名教师获全国首届高校教师微课比赛三等奖,1名教师获首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三等奖。6名青年教师在山东省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获一、二等奖。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省级项目20余项;获山东省优秀教学科研成果奖5项。
学院以“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的院训为指导,以教师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为己任,统筹兼顾教师教育的学术性和师范性,探索新型的、开放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基础教育输送“爱教、能教、乐教”的优秀师资。迄今已为全省乃至全国基础教育培养优质师资8000余人,赢得广泛赞誉和口碑。
学院拥有丰富的教师教育资源。先后成立山东省教师教育基地、黄河发展研究院、未来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服务研究基地、校地共建博士工作站等4个教师教育基地。山东省教师教育基地,承担省级中小学教师、辅导员、幼儿园院长、幼儿园骨干教师等培训,自2011年起我校已承担省培项目、西部培训项目19期,培训学员3000余人。黄河教育发展研究院,承接黄河流域、黄河三角洲高质量发展项目研究。未来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服务研究基地,主要为当地学前教育创新发展培养高素质现代化人才,2021年教育部学校规划发展中心、未来学校研究院、滨州学院共同签署《共建未来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服务研究基地合作协议》。校地共建博士工作站,主要为加强校地交流、跨界合作,2023年学院与滨城区教体局深度合作,联合成立博士工作站,建立“服务区域发展试验田”,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
学院拥有扎实的科研平台。先后成立教师教育研究所、农村教育与文化研究中心、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未来教育研究中心等4大科研平台。教师教育研究所,与滨州实验学校、滨城区第三中学等多所义务教育学校建立了教学与教研联系,参与滨州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承担省部级课题2项,获批省部级教学成果3项、市厅级教学成果5项,出版著作10余部,发表教教研论文40余篇。农村教育与文化研究中心,秉承“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的历史文脉,以“研究乡村教育与文化,服务乡村教育与文化,促进乡村教育与文化振兴”为宗旨,发挥教师教育学院学科优势,不断拓展新的学科领域,初步形成了注重实证调查、质性与量化相结合的学术研究风格。承担国社科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省社会科学项目3项,发表CSSCI等核心论文1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市厅级一等奖1项。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普遍规律,尤其是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规律,探索符合本地区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有效教育教学方法。承担省自然科学、省社会科学、省教育规划重点等5余项,发表SSCI,CSSCI高水平学术论文20余篇,获市厅级科研成果奖10余项。未来教育研究中心,致力于基础教育发展谋划,包括学科教学、专业建设、师范生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等方向的研究。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5余项,市厅级课题若干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