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创建于2016年8月,由原美术系与音乐系合并组建而成,现设有美术学、音乐学、舞蹈学、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5个本科专业。艺术学院秉承“知行并举,德艺双馨”院训,借鉴国内外众多艺术院系办学经验,形成审美理论与审美实践相结合、纯艺术与实用艺术相结合、专业艺术教育与艺术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特色。
艺术学院现有教职工104人,专任教师99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人,硕士学位教师81人。从清华大学、中国国家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知名高校与艺术研究机构聘请客座教授8人,社会兼职教授20余人。参与企业顶岗锻炼与合作研发30余人,“双师型”教师40余人,17名骨干教师入选山东省美育专家资源库,3名骨干教师入选“山东省首批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库”导师,初步建成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爱岗敬业的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教学场所分布于萧丽玉音乐楼、郑和国美术楼与艺术实训楼,教学总面积 15000 平方米。
艺术学院围绕黄河三角洲民俗艺术研究、航空审美文化研究、大学生美育等多个领域积极打造学科特色科研平台,建有航空审美文化研究中心、黄河三角洲民间音乐研究所、黄河三角洲文化创意研发中心、山东省剪纸文化研究中心等学术研究机构。山东省剪纸文化研究中心2017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科普基地,“现代美育”立项山东省“十三五”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五年来,艺术学院在科研方面取得可喜成果:立项纵向课题项目 80 多项,其中,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13项,市厅级科研项目60项,校级科研项目16项;出版教材著作17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各级科研成果获奖100余项,艺术展演获奖20余项;横向课题经费1000余万元。主持省级精品课程群1项、校级精品课程与重点课程6门;参加省级及以上美术展览、艺术展演120多人次,获得金陵百家金奖1项、美术群星奖3项、泰山文艺奖1项、文艺创作奖9项、省级及以上获奖60余项。
艺术学院坚持以学风建设为主体,养成教育与安全、纪律教育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理念,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为目标,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理念,形成以艺术表现能力与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育改革模式,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五年来,已有260余名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4200余项,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项共1000余项,优秀组织奖20余项;立项国家级“大创”项目20多项,大学生SRTP项目30余项;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乡村旅游,景上添画”实践团队获得“全国优秀团队”称号,受到团中央表彰。
艺术学院现有音乐与美术2个实训中心,包括数字艺术设计工作室、创意设计工作室、摄影摄像工作室、品牌设计工作室、空间设计工作室、油画艺术工作室、国画艺术工作室、陶艺工作室、模型与样品制作工作室等9个工作室,面积达到130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达到870余万元。充分发挥实训工作室在课堂教学、学科竞赛与开放性项目教学中的支持作用,为艺术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搭建较为有利的实践教学平台。
艺术学院坚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全面推进工作理念,努力营造浓厚学术氛围,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同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合作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点1个;同黄河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黄河三角洲视觉艺术研究中心,聘请国内30余名知名专家学者作为重要学术力量;多次承担山东省教育厅艺术学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工程项目。五年来,聘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30余人次;与韩国成均馆大学、扬州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联合举办教师美术作品交流展10余次;顺利举办“山东社科论坛——黄河三角洲文化精神与艺术生态研究”“文化自信与学校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与课程思政融合研究”等全国性学术研讨会与“庆祝改革开放40年航空美术展览”“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展演”等系列活动。同时,积极开展产学研融合教育,同滨州市及周边地区企事业单位广泛合作,为学生艺术实践能力培养搭建实习平台。与滨州市教育局合作共建“滨州市学校美育工作研究中心”,在滨州市文化旅游局支持下成立“滨州市文化创意研发基地”;先后同山东海瓷集团、滨州愉悦家纺、东营阔达装饰有限公司、山东鲁滨集团、滨城区教体局、滨州市多所中小学和艺术馆等20多家企事业建立合作共建关系,在中小学建设美育工作坊20余个,建立实践教学基地23所,为开展专业实习实训活动提供有效保障。
奋楫扬帆启新程,赓续前行谱新篇。艺术学院将主动发挥现有学科专业资源优势,围绕学校航空特色办学目标与发展要求,抢抓机遇,锐意进取,乘势而为,努力建成专业实力强劲、学科优势明显、地域特色鲜明的黄河三角洲区域艺术学科人才培养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