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系2010级专科毕业生在今年的全省跨校专升本考试中,125人报考,实际录取107人,录取率高达85.60%。取得如此令人欣喜的优异成绩不是偶然的,是全系上下齐心协力、踏实进取、共同努力的结果。
一、强化组织领导,高度重视专升本工作
我系专科生占全部学生的半数,我们从满足学生个人进步发展的愿望、强化专科生学风建设、提高教与学两个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等方面出发,把专升本工作放到同考研工作同样的高度,强化组织领导,组织专门力量,在宣传发动、组织报名、培训辅导、服务保障等方面同等重视、同步安排部署。在对待专升本问题上,全系上下达成了广泛共识,形成了由系领导、班主任、辅导员、专业指导教师组成的工作组织,在宣传动员、发动引导、课程辅导、管理服务、细节管理等方面作了作了积极有效的努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专科专业职业化改革进展顺利,成效显著
自开展专科教育职业化改革工作以来,我系高度重视职业化改革工作,高度重视2010级专科学生的教学工作。每一学期的工作计划中都将专科教育职业化改革工作列入系的重点工作中,并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解决措施。我系2010级专科是专科专业职业化改革的第二届学生,学生在校的学习氛围、学习风气、理论基础、特别是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教师们普遍认同。
三、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合理
我系2010级专科人才培养方案以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充分借鉴国内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以本科教育为依托,在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模式、考试方式等方面进行突破性的改革。按照“模块化、多方向、实基础、强能力” 的大原则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和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对课程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和细化,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理论学习需要、就业主流技术需要,学生在学习中可以自由选取模块,逐渐形成具有理论指导、体系相对稳定,又能紧跟就业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而灵活变化的课程体系。也正因为职业化改革的课程体系切合学生实际,使得学生在进行专业学习时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和劲头。
四、良好的学习风气有力促进了学业水平提高
良好的学风是激励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自2010级学生入学以来,我系即对学生开展了细致的入学教育,在每学期的开学初,都对学生讲解课程体系,解释课程之间的关系、课程涉及到的技术以及技术在今后就业中的作用。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开展专业教育,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毅力。我系通过严抓课堂考勤、提高学生专业认同等措施进行学风整治,效果明显。学生进入大二下学期后,我们根据学生兴趣意愿,适时开展分流培养,从理论学习、动手实践能力、素质拓展、技能培养等方面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五、良好的教风和服务措施保障了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
我系一直强调突出以严谨的教风促进专科教学水平的提升,在职业化改革的课程体系中,有许多课程是新开课,任课教师通过外出培训、自我学习提高等方式掌握了新的课程知识,并成功开课。一直以来,任课教师严谨的态度、良好的教学水平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与尊重,也成为激发学生深入专业学习的动力。在充分调研分析基础上,根据学生意愿需求,系里安排骨干教师对专升本学生进行主干课程辅导,为学生提供专门学习教室。
六、学生对本校及本专业具有较高认同度
专业认同直接影响并通过主动学习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及成绩。我系通过入学教育、学业指导、班会、实习、等各种时机机会紧抓学生的专业认同教育,学生对专业有了认同也就有了归属感,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一直保持在良好状态。从我系学生今年的从报考志愿看,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报考本校,显示了广大学生对我校、我系的专业教学水平与管理服务成效的极大认同。
七、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有效提高
按照“实基础、强应用”原则,我系在注重对2010级专科学生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也突出注意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通过校企合作实训、企业工程师入校参与课程嵌入式实训等方式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少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极大的锻炼与强化。我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或独立开发各种软件、系统二十余个,例如曹胜欢、金振成、陈西东参与开发的“滨州市建筑业管理平台”、曹胜欢、金振成等开发“人民银行反洗钱综合评估系统”等得到使用单位的好评。曹胜欢同学的IT博客在2012年全国IT博客大赛中名列三甲,获得CSDN颁发的荣誉证书。我系2010级众多专科学生参与了近三年的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学科竞赛的参与度和获奖面都比以往有较大的提高。在实践动手能力提升的同时,学生急需理论的深入学习与指导,也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理论知识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