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我该怎么办”专题大讨论活动的通知

发布者:教务处发布时间:2016-10-14浏览次数:99

关于开展“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我该怎么办”

专题大讨论活动的通知

各系(院、部):

为深入贯彻我校第三次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落实学校《关于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滨院政[2011]324号)文件要求,经研究,学校决定在各系(院、部)开展“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我该怎么办”专题大讨论活动。现将活动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着眼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发展需要,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理念为先导,以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模式创新为核心,全员参与,深入研讨,立足工作实际,进一步理清人才培养思路,明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基本目标

通过学习研讨、工作反思、典型交流等活动,使各系(院、部)及每位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使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通过专题讨论,引导各单位和每位职工在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进一步明确自身职责,找准自身定位,强化主动参与、主动落实、锐意改革,不断创新、争先创优的意识,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目标、方式方法及措施步骤;将第三次教学工作会议确定的教学工作目标、措施转变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活动形式

1.学习研讨

认真学习第三次教学工作会议上步乃章书记和纪洪波院长讲话及有关文件精神,同时,有选择地学习部分有关辅助学习材料,包括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学校的部分其他文件及推荐的学习材料,可通过集体辅导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在学习的基础上,根据活动确定的研讨主题,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主题研讨。

2.工作反思

每位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都要在学习和研讨的基础上,撰写个人工作反思,重点是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写出下一步工作的打算(包括努力的方向和拟采取的措施等)。

3.典型交流

系(院、部)要在个人工作反思的基础上,先开展本单位内部交流发言,根据材料和发言情况,各单位推出典型,在学校层面再开展典型交流发言,为保证参与面,除各单位推荐的典型外,学校还将随机从各单位抽取部分同志参加学校的典型交流。

4.书面考核

为确保专题讨论活动的效果,各系(院、部)要自行命题对本单位人员进行考核,学校还将择时在各单位抽取部门人员进行考核。

5.工作汇报

学校领导将择时听取各系(院、部)负责人有关系(院、部)学习研讨情况和活动开展情况工作汇报。

四、活动内容

(一)学习内容

1.必学材料

1)全面加强教学工作 努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步乃章书记在滨州学院第三次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纪洪波院长在滨州学院第三次教学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3)滨州学院关于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

4)滨州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条例

2.选学材料(见附件1

(二)研讨主题

1.关于目标定位

1)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什么,我们应当在工作中如何体现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2)本单位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怎样的,我们如何在教学和教学管理过程中确保这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第三次教学工作会议中,要求我们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树立四个方面的教育教学理念,应当如何理解并落实?

2.关于人才培养模式

1)我校刚刚完成了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新的培养方案有什么特点,是如何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

2)我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中,哪些是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应该如何进一步发挥其作用?

3)我校人才培养模式中,有哪些不足,应当如何改进?

4)应当如何进一步加强我校产学研合作教育?

5)适应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该如何调整本单位专业结构?

3.关于课程与教学模式

1)所承担的课程或教学环节,在该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是如何支撑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

2)如何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规格要求,确定课程目标和课程教学大纲的?

3)如何依托学科、面向应用,开展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基础课教学改革方面有什么好的打算?

4)如何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开展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

5)如何在课堂上进行师生双向互动,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与生成?

6)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在考核模式改革方面,有什么样的打算?

7)如何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8)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教书育人?

4.关于学生学业指导

1)教师在学生学业指导方面,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如何拓宽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的途径?

2)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答疑的最佳方式有哪些?

3)教师应当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环节?

4)教师应当如何吸收学生参与课题或项目研究?

5.关于教学管理

1)教学管理人员在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应当如何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

2)教学过程中各环节质量标准和流程应当如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环节管理如何进一步规范?

3)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有效监控和评价?

4)如何加强与业界联系,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5如何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的合理衔接、融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6)如何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做到管理育人?

7)如果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分流培养?

8)如何建立良好的教风与学风?

6.关于教师成长

1)教师应当如何看待顶岗锻炼, 应当通过何种方式不断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的指导水平?

2)教师应当如何看待转岗转型,以积极适应学校专业结构调整和发展?

3)教师如何看待和处理教学与教学科研的关系,应当如何开展教学研究?

4)教师应当如何积极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研究与改革等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

5)教师应当如何积极发挥自身效能,积极加强业界联系,促进学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和自身水平提高?

7.关于系(院、部)工作

1)系(院、部)在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如果更好地发挥作用?

2)系(院、部)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有什么样的打算和措施?

3)系(院、部)教学管理该如何进一步加强?

4)系(院)如何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和校企深入融合?

5)系(院)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质量应当如何进一步提升和保障?

五、活动方法步骤

本次活动分为宣传动员、学习讨论、交流发言、工作汇报、总结提高五个阶段:

1.宣传动员阶段(1213——1214

各系(院、部)召开全体人员会议,传达有关活动的通知精神及要求,制定工作方案,部署本单位活动开展。务必于1215日前,将本单位活动方案,特别是活动的详细安排表报教务处教学研究科。

2.学习讨论阶段(1214——1220

各单位可根据本单位实际,安排集中学习和教师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材料学习。集中学习过程中,系(院、部)负责人要对主要学习材料的主要内容和精神予以讲解、辅导。在学习的基础上,组织以教研室为单位的研讨活动,做好研讨活动记录。要求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包括教学科研科长,要分别到各研讨小组分别参加研讨,确保研讨效果。各单位教师在学习研讨的基础上,撰写工作反思与打算。

3.交流发言阶段(1221——1225

各系(院、部)组织本单位教师在单位内部开展交流,并推荐典型到学校,学校在系院推荐基础上,再抽取部分教师,组织学校层面的交流发言。期间,各单位要自行命题,对本单位人员进行书面考核。

4.工作汇报阶段(1226——1231

学校领导听取各系(院、部)负责人学习研讨和活动开展情况及效果情况汇报。同时,结合专业评估中发现的问题,汇报下一步工作安排和整改的打算。

5.总结提高阶段(201211——15

各单位对专题讨论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报告。内容包括活动开展情况、讨论中涉及的主要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讨论综述、主要典型、本单位工作改进意见、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建议等。学将认真研究讨论活动中广大师生员工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全面总结大讨论活动取得的成果,切实把学习讨论成果转化为抓落实、促发展的实际行动。

六、活动组织要求

1.要高度重视。各单位要对本次专题讨论活动高度重视,要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扎实开展各项主题活动,切忌形式主义,走过场。

2.要讲究方法。各单位在专题讨论活动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求真务实,注意针对性,讲求实效性。要紧密联系我校和本单位实际,紧密联系学科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把重点放在引导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更新观念和促进本职工作上。

3.要精心组织。各单位要严格按照本实施方案确定的主要内容、方法步骤,精心谋划、细心安排,层层抓好落实,确保学习讨论时间,确保全员参加;做好会议记录和有关档案材料,要严格组织纪律,严格考勤。

4.要强化督导。以系(院、部)督导为重点,学校跟踪问效,学校将根据各单位活动方案,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到各单位检查督促大讨论活动的开展情况。对于活动开展好,有特色的单位,要树立典型,对于活动开展不力的单位,要给予通报。

5.要确保实效。各单位的学习讨论活动要切合实际,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教学管理人员要结合自己的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措施要务实管用,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要在深入学习研讨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完善思路举措,使此次活动达到统一思想,凝心聚力,落实要求,推进工作的目的,为进一步完善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奠定基础。

                                            教务处

                                          2011 1213

 

附件1: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习材料目录.doc

关于开展“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我该怎么办”专题大讨论活动的通知.doc